方案詳情
自動倉儲解決方案
發布時間:
2021-08-15 15:21
一、需求分析
1.倉儲類型:明確需要存儲的物品種類和規格(如體積、重量等)。
2.存儲量和流通量:確定倉庫的存儲容量和每日進出貨物的流通量。
3.工作環境:考慮工作場所的溫度、濕度、通風、照明等條件。
4.安全要求:根據倉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區域與風險,進行安全評估。
二、整體布局設計
1.區域劃分:
存儲區:集中存儲貨物,設置貨架和托盤。
揀選區:用于貨物的揀選和包裝。
出入庫區:用于貨物的接收和發貨。
操作區:供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日常工作。
2.通道設計:
設計寬敞的通道便于物料的搬運和工作人員的移動。
在關鍵區域設置緊急通道和安全出口。
三、設備配置
1.電動輥筒輸送系統:
主輸送線:連接各主要區域,實現貨物的自動輸送。
分揀輸送線:用于將貨物從主輸送線分流到不同存儲區或揀選區。
堆垛機/堆垛機控制系統:結合電動輥筒,實現貨物的自動上架和下架。
2.自動化存儲設備:
貨架系統:增加倉儲容量,適應不同規格的貨物存儲。
托盤和托盤輸送設備:用于大件貨物的存儲和搬運。
3.自動引導車(AGV):
用于區域間貨物的搬運,補充電動輥筒無法覆蓋的部分。
配合電動輥筒,實現無縫銜接。
4.揀選及包裝設備:
自動揀選系統(如Pick-to-Light系統):提高揀選效率和準確性。
自動包裝機:對揀選完畢的貨物進行自動包裝。
5.控制系統和傳感器:
PLC(可編程邏輯控制器):用于整體輸送系統的監控和控制。
傳感器:用于監控貨物的位置、狀態和流動,確保輸送過程的順暢和安全。
四、管理策略
1.倉儲管理系統(WMS):
實現貨物入庫、出庫、存儲位置等信息的自動化管理。
結合電動輥筒和其他自動化設備,優化存儲空間和提升存取效率。
2.數據采集與分析:
通過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器,實時獲取倉儲信息,進行數據分析和管理優化。
提供實時庫存狀態及歷史記錄,支持決策分析。
五、實施步驟
1.需求評估和方案設計:詳細評估倉儲需求,制定初步設計方案。
2.設備采購和安裝:根據設計方案采購所需設備,并進行安裝和調試。
3.控制系統配置和調試:安裝PLC和傳感器,配置控制系統,并進行聯調試運。
4.人員培訓:對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培訓,確保其熟練操作設備和控制系統。
5.試運行和優化:進行倉庫的試運行,收集問題和反饋,進行優化和調整。
6.正式啟用:確認系統運行穩定后,正式投入使用。
六、具體案例分析
自動化電商倉儲解決方案
1.貨物入庫:
電動輥筒輸送線將到達的貨物從接收區自動輸送到入庫分揀區。
分揀區通過傳感器和自動識別系統識別貨物,并利用分揀輸送線將其傳輸到相應的存儲區域。
2.存儲管理:
電動輥筒將貨物輸送到堆垛機,由堆垛機將貨物自動上架。
WMS系統實時記錄貨物的存儲位置,確保貨物的高效管理和快速定位。
3.訂單處理和揀選:
收到訂單后,WMS系統指示堆垛機下架相應貨物,并通過電動輥筒輸送至揀選區。
利用自動揀選系統(如Pick-to-Light系統)和電動輥筒,實現快速、準確的揀選。
4.包裝和發貨:
揀選完畢的貨物通過電動輥筒輸送至包裝區,自動包裝機進行包裝。
包裝完成后,電動輥筒將貨物輸送至出庫區,準備發貨。